水处理行业将逐渐步入“大鱼吃小鱼”时代。
11月20日,北控水务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贷款协议,亚行将向北控水务提供2.4亿美元贷款及5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北控水务董事局主席张虹海表示,并购是未来水务行业的大趋势,作为水处理行业龙头企业的北控水务日处理量2000万吨,市场占有率仅有4%,行业集中度亟待提高。
以北控水务为代表的重资产水务企业的扩张手段早已不局限于项目中标,他们往往凭借雄厚的资本以并购方式实现异地扩张。
环保行业研究报告认为,环保行业对“一城一地”的投资固然稳健,但扩张速度明显受到制约,并购可以迅速扩大公司的收入规模,目前并购大幕开启,环保产业进入加速扩张期。
以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做大”方式并非最优,但在目前中国水务行业所处的政策、市场环境及发展阶段下,这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自2010年环保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尤其是近年环境事件的频频爆发,一系列促进水处理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对环境产业的乐观预期吸引了大量投资机构,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并购所需的雄厚资金。
而随着水处理行业标准的提高,企业利润逐渐摊薄,中小企业难以为继,趁环境产业处于高估值阶段卖出资产也是不错的选择。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水网总编辑傅涛认为,“外部形势改变了产业的内部态势,推动产业进入了一个并购时代,产业必然经历一段动荡时期,不可能再维持原来稳定、内涵式的发展。”
没有业内人士可以准确预测此次并购潮在何时结束,但可以预见的是,水处理行业终将结束混战局面并形成数家年收入过百亿的大型水务集团,掌握最先进技术的中小企业得以存活,水处理资产证券化(ABS)也将获得长足发展。
水务行业并购渐入高潮
中国水处理市场主体仍旧处于混战阶段。
水处理行业延续了2012年的并购趋势,并在2013年上半年渐入小高潮。
2013年3月,北控水务斥资9509.3万欧元收购威立雅旗下葡萄牙水务,全部股本连股东贷款代价最高可调整至1亿欧元;同期,北控水务斥资5亿余元,收购东莞7家水务公司的全部股权;7月,该公司以2.7亿元收购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60%股权;以13.5亿元人民币收购标准水务有限公司的两个全资子公司及其36个以污水处理为主的水务项目。9月,北控水务获实康水务9个水务项目,并购资本金9.55亿元。
除龙头企业外,处于水处理行业第一阵营的公司也加紧了并购步伐。
2013年以来,排名第七位的中国水业集团连续并购6家环保企业;民营上市公司桑德集团以2.4亿收购北京市政集团旗下3家污水厂;国中水务以1.1亿元收购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11月22日,三川股份用4395万收购鹰潭市供水公司22%股权,加之三川股份去年4月9日以受让价格2706.5万元购得鹰潭供水公司24%股权,三川股份将共计持有鹰潭供水46%的股权。
即使以技术及精细运营见长的外资水务集团也不得不适应中国市场的并购浪潮。近日,苏伊士环境集团旗下的中法水务,收购了四川大一水务全资子公司崇州市大一水质净化有限责任公司65%股权。
事实上,即使经历了近两年的并购,目前中国水处理市场主体仍旧处于混战阶段,市场占有率小而分散,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
以水处理行业排名第一的北控水务看,其市场占有率仅4%,据中国水网统计,排名前32位的水处理公司的总市场占有率只有37.35%,中国水处理产业的集中度不高,并且中外资的市场份额均较低。
在水处理行业内,加上供水收入,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产值超过百亿的企业,据预测,截至今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不会超过5家,超过10亿元收入的企业就可跻身第一阵营。
水处理市场的格局表现为,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威立雅三家企业具备超千吨的日处理能力,稳居行业龙头地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