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快讯
员工天地
  销售网络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快讯 >> 
水处理行业渐入“大鱼吃小鱼”时代
作者:   发表于:2013-12-04
国水务投资、中法水务、中环保水务供排水能力超过500吨;桑德环保、中国水务集团、上实环境、国祯环保等十余家公司处于第三阵营,其余小型地方水处理公司多达上百家。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董事、常务副总裁何愿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水处理行业的并购潮仍将持续。

政策市场双驱动

政府资金紧缺及转变职能的大势则加剧并购浪潮。

水处理行业并购的原始驱动力来源于政策。

2012年上半年,环保部公布《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培育30-50个区域环境综合服务商,发展20-3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型综合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其中10-20个年产值在100亿元以上。明确要求产业提高集中度。

进入2013年上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及融资能力下降,水处理面临投资不足境遇。7月31日,国务院会议提出,“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决议,资金及技术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难有立足之地。

此外,对水质等环保指标要求的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并购预期。

201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提高了环境产业的发展质量,进一步摊薄运营企业的利润,或将迫使融资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有业内观点认为,从“十二五”时期开始,中国的水处理产业进入了行业整合的发展阶段。傅涛认为,目前水处理产业的并购升级是产业发展阶段使然。

目前,新建水处理项目总数和平均规模呈双下降趋势,目前全国近700个地级市的供排水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水厂的提标改造,或向乡、镇、县等更小的行政区域深入。

基于以上原因,傅涛称,存量市场必然会掀起并购整合的浪潮

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称,由于环保运营环节具有排他性,一旦在某一区域建立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运营商就在此区域具备了排他性。因此,在产业快速成长期,加速扩张是优势企业的必然选择,而并购是企业加速扩张的重要手段。

而政府公共服务资金紧缺及转变职能的大势则加剧了并购浪潮,并且并购双方均有可能在交易中受益。

经济及政策的双重作用,导致企业进入或扩张水处理行业的资金门槛骤然提高,重资产企业可通过资金绕开此前的地方保护壁垒。

让一些中小水企日益难以承受的因素除了盈利能力低外,还包括监管和行业标准的日趋严格,这增加了环境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难度。

“一些中小型公司短期内很难看到希望,在重压之下选择了与大型集团进行合作,包括并购以及控股性转让等形式。”傅涛分析,服务能力在100万吨以下的水务公司很多都选择了转让,譬如北控水务收购建工环境、桑德收购北京市政集团污水项目、重庆康达收购北京城建集团都是例证。“中等重资产公司没有四五十亿的资产规模,很难维持。”

而接受被并购的命运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并非没有益处,趁环境产业处于高估值阶段卖出资产也是不错的选择。

洗牌后谁将最终胜出?

要么拼资产、要么拼技术。

业内普遍认为,重资产、重技术两类公司将受益于此轮并购潮。

张虹海在水业战略论坛上表示:“北控水务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海外资本市场的支撑,在三四年中融资上百亿港元,年利率均为四点几。”

资金实力构成了优势公司的“护城河”之一。

类似于北控水务的重资产公司的道路未来可能越走越宽。事实上,这类公司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还有很多。最近,该公司向独立第三方MountReskit配售4亿股新股,募资金额达11.8亿港元,此前,北控水务还发行了5亿美元债券。

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还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银行或日本国际协力银行

|<< << < 1 2 3 > >> >>|
上一篇:上海提出两年内直排污水全部纳管处理
下一篇:中联重科:雾霾再爆发 环保机械将成朝阳产业
版权所有:山西锐星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2011 | 晋ICP备15002627号 | 技术支持:浪狐网络
服务热线:0359-2575111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工农西街288号财经大厦十层 传真:0359-2297558 QQ:1228206757 邮箱:sxycr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