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产体系。”吉林省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应用,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支持新能源发展,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另外,我国西南地区也提出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贵州省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开发利用。云南省则提出,“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科学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四川省未来五年规划则强调,“加强甘孜等高原地区地热能勘探利用。”
西北部地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同样受到重视。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青海省未来五年规划则提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生产比重在全国靠前。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能耗管控,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生产供应基地,该省的绿色能源转型之路在山西省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市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强调,“用更大力气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动重点行业节能控碳,加大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江苏省则提出,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控制和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此外,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在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积极发展风电、蓄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利用地热能。推广应用节能低碳技术,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来五年规划同样提出,“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一批现代能源基地。”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95亿吨,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另外,根据《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到2020年,地热能开发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形成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体系。毫无置疑,地源热泵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地热能“十三五”的足迹北至吉林、黑龙江,南到广西、广东,西至甘肃、青海,东到上海、浙江。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出台也明确昭示出一个信号——地热能产业已迈入一个崭新的春天。
新型城镇化,掘金市场新机遇
2015年12月12日,近200个国家在巴黎气候变化峰会上达成“巴黎协定”,城市将成为全球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重点。大约一周之后的北京,中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中国的最高决策机构重申城镇化要走“集约、绿色、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6年刚刚从严寒中复苏的中国,更在一连串的新政发布中开启了城市发展新阶段。
2月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推动新型城市建设。要求推动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