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行业快讯
员工天地
  销售网络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快讯 >> 
水价改革须破难题 水务企业应打开“成本黑箱”
作者:   发表于:2014-04-21

    水价改革须破难题

    水务企业真穷还是哭穷

    喊渴的城市与被低估的水价

    全国658个城市近400个缺水,水价形成机制无法反映资源紧缺与资源地代价

    “涨吧,现在我们水费已经61块多了,以后洗车价还得翻倍。”北京水价上调方案还没公布,洗车房老板竺红(化名)已经开始叹气。

    竺红40平方米的洗车房开在北京东四环附近。10年里,北京水价调整了两次,居民水价从2004年的2.9元/吨涨到目前的4元/吨,而洗车业的水价则涨了两倍,从21.2元/吨涨到了现在的61.68元/吨。“都知道北京缺水,可是不割肉,脑子里节水的这根弦儿就紧不了。”

    北京是一座喊渴的城市。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已从2009年的300立方米缩减为约1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20,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80,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

    “与1998年相比,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12.8米,相当于下降了四层楼多,几乎到了采无可采的地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谷树忠感叹。

    不仅北京,全中国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危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58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水资源紧缺与我国不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有着密切关系。“目前的水价形成机制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与短缺程度。”谷树忠认为,目前全国2/3的城市遭遇水资源短缺,从个人到企业都知道节水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水价被低估,社会节水的紧迫性却并不强。

    以我国41个工业行业中用水量排名第三的印染行业为例,规模以上企业日均排水5000至6000立方米,但水费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企业节电、节煤的改造都很积极,但节水上没有动力?企业都算经济账,做节水改造的成本很难回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主任任程浩说。

    水价形成机制的不合理,还体现在无法反映水资源的全程成本。自来水从水源地经过水厂、管网、入户再到排出处理,全程都需要花钱。像北京的怀柔、密云,以及河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为了保证北京市的供水安全,很多“有利可图”的工业项目都被禁止上马。“目前很多大城市的水质与水量,是以水源地牺牲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但水价中的水资源费却不能反映水源地的保护成本。”谷树忠说。

    改革应强化“公平、效率、可持续”

    改革不到位,将危害经济结构调整,也不利于水务企业提质增效

    在4月17日北京居民自来水调价听证会前,不少听证会代表去了密云水库调研。这个北京“大水缸”的水位已降到整个库容的1/4,让不少代表大吃一惊。以价格杠杆促进用水减量化顿时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些年,节水一直是水价改革的重要理由,但是水价改革的目标却不局限于此。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看来,节约资源固然重要,但水价改革更应以强化“公平、效率与可持续性”为方向。

    公平是水价改革的首要目标。一方面,无论贫富,社会各阶层都应该享有安全、稳定的供排水服务。另一方面,用水不能吃“大锅饭”,理应多使用、多付费。

    “不是说便宜的、免费的就是公平的,恰恰相反,这是最不公平的。水价不到位的地方全部由财政支付,这是受益者对非受益者的财富掠夺。”傅涛说。

    效率是水价改革的核心目标。改革应让水价真实反映水

|<< << < 1 2 3 > >> >>|
上一篇:水务上市公司争相“务农”
下一篇:美开发宇航员尿液转化技术 或同时解决污水处理问题
版权所有:山西锐星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2011 | 晋ICP备15002627号 | 技术支持:浪狐网络
服务热线:0359-2575111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工农西街288号财经大厦十层 传真:0359-2297558 QQ:1228206757 邮箱:sxycrx@163.com